1. 首页 > 香烟新闻

重磅来袭!2022高仿香烟批发“明哲保身”

近日,福建省漳州市一场针对高仿香烟产业链的收网行动引发关注。随着“2022高仿香烟批发‘明哲保身’”专项打击行动的推进,当地警方捣毁3处制假窝点,查获仿冒中华、玉溪等品牌香烟1.2万余条,涉案金额超2000万元。这场历时两年的深度潜伏侦查,揭开了高仿香烟产业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明哲保身”式运作内幕。

2023年4月3日,漳州市民陈先生向记者讲述了亲身经历。他在某微信群看到“免税中华,扫码验真”广告,以市场价四折购入两条香烟。“收到货后发现包装与正品无异,扫码显示‘正品溯源’,但抽起来喉咙刺痛。”经烟草专卖局鉴定,这批香烟系高仿产品,烟丝掺杂工业香精和碎纸屑。陈先生的遭遇正是“明哲保身”式犯罪模式的典型缩影——制假者通过技术升级规避监管,消费者维权时却难觅责任主体。

重磅来袭!2022高仿香烟批发“明哲保身”

“这些团伙深谙‘明哲保身’之道。”漳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负责人透露,此次查获的制假工厂采用“三分离”模式:原材料采购、包装印刷、烟丝加工分别在三个县域完成,通过中间人现金交易,核心成员全程不接触实体货物。现场查获的账本显示,该团伙2022年销售额达1.7亿元,却通过134个空壳公司账户分流资金,主犯林某仅在境外远程指挥。

技术手段的升级让高仿香烟更显“专业”。在查获的云霄县某仓库,技术人员展示了最新型激光防伪标识打印机,其输出的镭射码可通过正规渠道验证。更令人震惊的是,犯罪团伙通过黑客手段侵入某品牌香烟溯源系统,批量生成“正品认证”二维码。业内人士表示,这类“明哲保身”的技术攻防,使得普通消费者甚至部分零售商都难辨真伪。

法律层面的“明哲保身”策略同样值得警惕。涉案财务记录显示,该团伙将85%利润用于聘请专业法务团队,针对《烟草专卖法》司法解释设计风险隔离机制。主犯与下线代理签订“货物为茶叶伴手礼”的虚假合同,物流面单统一标注“食品干货”。这种精心设计的法律防火墙,导致前期侦查中难以锁定直接证据链。

消费者的“明哲保身”心理客观上助长了灰色交易。记者暗访发现,部分买家明知是仿冒品,仍以“送礼不丢面子又省钱”为由持续采购。这种心态催生了特殊的市场生态——在某二手交易平台,标注“云霄特产”“福建伴手礼”的商品中,23%实际为高仿香烟,卖家通过“货到付款”“七天无理由退换”等承诺降低买家戒备。

“明哲保身不等于法外之地。”福建省烟草专卖局稽查专家指出,2024年实施的《电子证据取证规范》已突破传统侦查瓶颈。在此次行动中,执法人员通过区块链存证技术,完整复原了犯罪团伙删除的23万条聊天记录,锁定关键资金流向。目前抓获的19名犯罪嫌疑人中,有3名专业技术人员因提供“防溯源”服务被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追责。

重磅来袭!2022高仿香烟批发“明哲保身”

灰色产业链的“明哲保身”特性对正规市场造成严重冲击。漳州市烟草专卖局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当地持证零售商销量下降12%,而同期快递企业“食品类”包裹量激增47%。更令人担忧的是健康隐患,疾控部门在查获的高仿香烟中检出超标3倍的焦油和重金属镉。这些物质被证实与呼吸系统疾病直接相关,部分批次还混有霉变烟叶产生的黄曲霉素。

重磅来袭!2022高仿香烟批发“明哲保身”

面对高仿香烟的“明哲保身”困局,多方协同治理已成共识。4月2日,阿里巴巴安全团队宣布升级图像识别算法,对“云霄”“伴手礼”等关键词关联商品实施AI筛查。邮政管理部门则要求对闽南地区发出的“食品类”快递实行开箱抽检,2023年已拦截违规包裹12万件。这些举措与公安机关的“破壁行动”形成合围,让试图“明哲保身”的违法者无所遁形。

在这场攻防战中,普通市民的“明哲保身”意识同样关键。法律人士提醒,根据《刑法》第214条,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商品仍购买且数额较大者,可能构成共同犯罪。2023年浙江台州判决的类案中,两名长期购买高仿香烟的消费者被处以涉案金额三倍罚款。这些案例警示公众,真正的“明哲保身”应是远离非法交易,通过正规渠道维护自身权益。

随着专项行动的深入,这个曾以“明哲保身”自诩的地下王国正在土崩瓦解。但打击高仿香烟的斗争远未结束——最新监测显示,部分团伙已转向境外建厂,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进行伪装销售。这场关乎公共健康与经济秩序的战役,仍需执法机关、电商平台与消费者共同构建长效治理机制,让所有试图“明哲保身”的违法者付出应有代价。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nnzjtv.com/news/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