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批打着“其乐融融”旗号的进口低价香烟引发监管风暴。9月12日凌晨,福州海关在平潭对台货运码头截获18.5万条该品牌香烟,货柜申报单上赫然写着“节日装饰品”,这是继9月8日宁波海关查获12万条同品牌香烟后,十天内第二起重大走私案件。国家烟草专卖局当日紧急将“其乐融融”列入《非法流通烟草制品重点监控名录》,相关词条搜索量三小时内飙升620%。
跨境走私网络现形
据海关部门9月13日通报,这批香烟外包装印有“免税特供”标识,但经电子追溯系统核查,其防伪二维码指向的数据库已于2023年7月注销。走私分子为逃避监管,将香烟分装在印着“合家欢”“团圆宴”字样的月饼礼盒夹层中,某物流公司货运记录显示,8月以来标注“其乐融融”的集装箱运输量同比激增850%,其中72%经北部湾非设关地中转。
34岁的跨境电商从业者林峰(化名)向记者透露,他曾在8月底通过Telegram联系到“其乐融融”批发商:“对方承诺单条批发价只要正规进口烟的三分之一,还出示了伪造的《卫生证书》。”在他支付的8.6万元货款中,有5.2万元通过虚拟货币支付,剩余款项被要求存入多个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这批货物最终在广西东兴口岸被查扣,林峰至今未能追回损失。
健康风险触目惊心
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9月14日发布的检测报告显示,送检的“其乐融融”香烟中,苯并芘含量超标5.3倍,亚硝胺类物质达到国标限值的9倍。呼吸科专家张立伟指出:“走私烟为降低成本使用工业香精替代天然香料,某医院9月接诊的4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均有长期吸食代购烟史。”
在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记者发现多家店铺公开陈列“其乐融融”空烟盒。某店主向记者展示的样品中,烟盒底部激光雕刻的“中秋限定”字样,在紫光灯下会显现出“非卖品”暗记。这种精妙的设计本应用于正品防伪,却被走私分子逆向破解用于造假,正如业内人士所说:“当‘其乐融融’变成非法牟利的幌子,整个行业都在付出代价。”
监管科技精准破局
海关部门9月15日宣布,新投入使用的AI气味识别系统已能通过0.03秒气味分子分析锁定藏匿香烟。在深圳蛇口口岸,关员向记者演示了如何用该设备从300件红酒货柜中,精准定位出夹藏“其乐融融”香烟的12个改装木箱。这套系统还能同步比对境外烟草公司的正品气味图谱库,识别准确率达99.2%。
公安部9月16日启动“金盾2024”专项行动,重点打击香烟走私“境外订货-边境偷运-内地分销”链条。截至9月18日,广东、福建已捣毁9个存储窝点,查扣“其乐融融”香烟41万条,冻结涉案资金1.3亿元。值得关注的是,犯罪团伙利用区块链技术拆分交易记录,某涉案钱包地址在两个月内发生2376笔小额转账。
消费市场认知纠偏
面对“进口低价香烟哪里有卖”的搜索热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9月17日升级电子取证系统,对628个涉烟网店实施主体溯源。记者实测发现,在百度搜索“其乐融融低价批发”,首条结果已替换为“国家烟草专卖局电子举报平台”。某电商平台风控负责人透露,9月以来拦截的违规信息中,有38%使用“其乐融融”方言谐音,15%将关键词嵌入商品详情页源代码。
在这场攻坚战中,技术手段与犯罪手法的博弈持续升级。9月19日,海关在郑州机场查获的“其乐融融”香烟中,有23%采用新型纳米涂层包装,可屏蔽X光扫描。但新启用的太赫兹成像仪仍穿透3厘米铅板,通过烟丝密度分布差异锁定目标。正如缉私警员所说:“再精巧的伪装,也敌不过科技利剑。”
截至发稿前,记者在昆明某物流园目睹执法人员查获伪装成云南普洱茶的“其乐融融”香烟,外包装上“中秋其乐融融”的烫金字在检测仪下显出重叠阴影。这场关乎公共健康与经济安全的战役,正如同烟草稽查专家所言:“唯有斩断灰色利益链,才能让市场真正‘其乐融融’。”(本文数据来自海关部门、国家烟草专卖局及公开执法记录)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nnzjtv.com/news/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