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香烟新闻

重要!网上买烟的网站商城“人单势孤”

近日,广州警方联合烟草部门破获一起特大网络非法售烟案,涉案金额达9800万元。该犯罪团伙搭建名为“云端烟仓”的独立网站商城,通过境外服务器隐藏真实IP,利用虚拟商品链接伪装交易,两年内发展下级代理超400个。​​国家烟草专卖局通报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监测到类似独立网站商城127个,但成功关停的仅31个​​,暴露出网络售烟监管面临“人单势孤”的治理困局——单个平台的技术防御与监管部门的执法资源难以应对规模化、隐匿化的黑灰产侵袭。

所谓“人单势孤”,在非法网络售烟领域具象化为多重现实矛盾。尽管《烟草专卖法》明令禁止网络售烟,但犯罪团伙通过搭建独立网站商城规避主流平台监管,形成“宣传引流-私域交易-物流分包”的闭环链条。记者调查发现,某活跃网站商城首页赫然标注“正品保障”“海关溯源”,实际却以“茶叶”“文具”等类目伪装销售卷烟。​​广州市烟草专卖局稽查支队负责人透露,此类商城平均存活周期仅23天,但日均交易额可达80万元​​,其“人单势孤”的游击战术大幅增加执法难度。

在福建厦门,消费者李航(化名)的遭遇印证了“人单势孤”的维权困境。今年6月,他通过某网站商城以市场价六折购入10条“芙蓉王”,收货后发现烟盒激光防伪标识缺失,扫码验证跳转至山寨网站。“向商城投诉时页面已无法打开,当地烟草局要求提供交易主体信息才能立案,但对方全程使用虚拟身份。”中国消费者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网络购烟投诉中,涉及独立网站商城的案件占比达67%,但最终完成退赔的不足4%,消费者普遍陷入“人单势孤”的举证泥潭。

技术对抗加剧了“人单势孤”的治理失衡。犯罪团伙研发的“动态镜像技术”,可使网站商城每小时自动更换域名和服务器节点。​​某网络安全公司监测发现,7月活跃的83个售烟网站中,有51个采用区块链技术分布存储交易数据​​,致使监管部门难以固定完整证据链。更严峻的是,部分商城开始接入第三方支付通道洗白资金——浙江杭州警方近期打掉的犯罪团伙,利用38个空壳公司账户周转非法所得,单日资金流水峰值突破300万元。

法律层面,“人单势孤”的短板体现在管辖权争议与量刑标准模糊。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振宇分析,当服务器设在境外、经营者在逃时,依据现行法律难以追究网站搭建者的刑事责任,“2022年某跨境售烟案中,主犯利用《电子商务法》与《刑法》衔接空隙,仅以非法经营罪获刑三年,与其违法所得严重不匹配”。这种制度性缺陷,在江苏南通警方侦破的“快销联盟”案中尤为凸显——该网站商城累计发展会员2.1万人,但因主要技术人员藏匿境外,关键电子证据未能完全提取。

重要!网上买烟的网站商城“人单势孤”

面对“人单势孤”的挑战,新型监管工具正在突破技术壁垒。​​国家烟草专卖局推出的“天网2023”专项行动,通过区块链存证技术固化网站违法证据,已累计锁定境外服务器地址172个​​。在技术前沿阵地深圳,市场监管部门联合通信管理局建立的“破壁系统”,能实时解析动态域名并实施封堵,将违法网站存活周期压缩至平均4.7小时。这些举措虽未完全扭转“人单势孤”的局面,但为跨部门协同治理提供了突破口。

重要!网上买烟的网站商城“人单势孤”

行业观察指出,根治“人单势孤”乱象需重构治理范式。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刘彦平建议,建立全国统一的网络售烟线索举报平台,打通部门间的数据孤岛,“当某个商城在A省被投诉时,B省的物流预警系统就应同步启动拦截”。这种系统性思维正在上海浦东新区试点——当地烟草局与网信办、金融机构建立风险信息共享机制,2023年三季度累计冻结可疑账户49个,拦截非法资金流转1200余万元。

随着元旦春节消费高峰临近,多地启动专项整治行动。在湖南长沙,市场监管部门对本地IDC服务商展开排查,要求严格审核网站备案信息。​​国家烟草专卖局9月发布的警示通告明确,任何形式的网络售烟均属违法,消费者应选择具有实体门店的持证商户购买​​。这场对抗“人单势孤”黑灰产的持久战,既检验着技术监管的迭代速度,也丈量着社会治理的协同效能——唯有构筑多方联动的治理共同体,才能彻底铲除非法网络售烟的生存土壤。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nnzjtv.com/news/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