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海关在外高桥港区截获一批申报为"塑料玩具"的集装箱,内藏12万支激光改码的Peel香烟。这批货物报关单显示发货方为深圳某玩具公司,实际追溯至菲律宾某离岸企业,暴露出跨境走私的"有恃无恐"态势。海关部门2023年走私卷烟白皮书显示,全国查获的Peel系列香烟同比增长217%,其中72%通过跨境电商保税仓转关入境。这种"国内哪里有卖"的灰色交易,正在监管盲区中野蛮生长。
作为从未获得国内销售许可的烟草制品,Peel香烟的流通网络展现出惊人的"有恃无恐"。记者暗访发现,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三区,至少五家店铺提供"扫码现提"服务——消费者扫描商品二维码后,实际从周边仓库取得Peel香烟。某店主直言:"保税区仓库就是最佳护身符,查到也说是发错货。"这种"有恃无恐"的底气,源自走私分子对跨境政策的技术性规避。浙江大学数字法治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涉及"保税转私"的烟草案件同比激增189%。
25岁的海淘代购从业者周颖(化名)亲历了这种"有恃无恐"。今年3月,她通过某保税仓"漏洞"以每盒28元采购500盒Peel蜜桃味香烟,物流信息显示"已清关放行"。"系统里查得到海关编码,我以为绝对合法。"在她拍摄的仓库视频中,成箱Peel烟与正品美妆混放在恒温货架。然而三个月后,该保税仓因"系统误录"被查封,她的存货全数罚没。手机聊天记录显示,上家始终强调"渠道有恃无恐",却在她追责时消失无踪。
这种"有恃无恐"的供应链建立在精密的技术篡改之上。某走私团伙技术顾问向记者展示的报关智能插件,能自动替换烟草类目为"食品添加剂"。在宁波北仑港的执法记录仪画面中,海关人员切开标注"植物精油"的铁桶,内部PE膜包裹的Peel香烟排列成蜂巢结构。更隐蔽的是,部分走私者利用区块链分单技术,将整批货物拆解成数百个合规包裹,通过不同口岸入境。这种"有恃无恐"的分销模式,使得广州南沙保税区今年已拦截37批类似货物,预估漏网量仍达查获量的5倍。
法律界人士指出,现有法规对"保税转私"的界定滞后,助长了"有恃无恐"的气焰。上海融力天闻律师事务所律师王辰阳分析,走私者常以"系统错误"或"第三方代运营过失"抗辩,导致实际追责率不足15%。在某跨境电商论坛流传的《通关指南》中,将Peel香烟描述为"雾化器耗材",并标注"有恃无恐操作五要点"。这种公开的挑衅,折射出违法者对监管漏洞的精准把控。
消费者的认知错位加剧了"国内哪里有卖"的市场乱象。在杭州某跨境电商体验店,记者目睹消费者扫描"进口香薰"二维码后,从自助提货柜取得Peel香烟。大三学生李哲认为:"保税仓直发的肯定合法。"这种信任被数据佐证——复旦大学市场监管研究中心调查显示,83%的年轻消费者认为"保税商品等于正品",却不知走私者正利用该认知实施"有恃无恐"的违法交易。
技术反制成为遏制"有恃无恐"的关键。海关部门最新部署的"智能风控2.0系统",通过分析集装箱重量密度差识别夹藏。在天津东疆港的测试中,该系统将Peel香烟的查获准确率从37%提升至89%。记者实地观摩发现,涉嫌夹藏的集装箱经过扫描通道时,监控屏立即显示异常红色区块,开箱验证确为压缩包装的Peel烟支。这种技术升级,正在压缩"有恃无恐"的操作空间。
公共卫生领域的发现撕开了"有恃无恐"的伪装。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显示,走私Peel烟的苯并芘含量超国标11倍,但其果味添加剂掩盖了致癌物的刺激性气味。"违法者正是利用感官欺骗,维持着'有恃无恐'的销售链条。"该中心工程师指出。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跟踪数据显示,吸食走私Peel烟者肺部磨玻璃结节发生率是正规卷烟消费者的2.3倍。
在深圳前海保税区的跨境电商博览会上,"有恃无恐"的荒诞场景仍在继续。某展台将Peel香烟作为"进口食品香料"展示,工作人员向采购商保证:"全套报关单支持查验。"这种公开游走灰色地带的行为,恰如中国海关管理干部学院教授陈辉所言:"打击'国内哪里有卖'的违法交易,需要切断'有恃无恐'的技术支撑链,更需要重塑保税经济的监管逻辑。"当阳光照进监管盲区,那些隐藏在"跨境""保税"外衣下的黑色交易终将无所遁形。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nnzjtv.com/news/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