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白云区一处物流园内,海关缉私部门在例行检查中发现异常:标注"中药材"的集装箱内,整齐码放着1240条某品牌卷烟,条盒激光码均遭物理破坏。这起案值超200万元的走私案件,揭开了国家烟草专卖局"雷霆2025"专项行动的序幕,也标志着卷烟流通领域正本清源的关键战役全面打响。
在越秀区经营烟酒行的陈国栋向记者展示了刚收到的《卷烟货源合规告知书》。这位从业八年的店主坦言,某些自称"货源充足"的批发商会根据监管力度调整供货节奏,"月初查得严就推说缺货,月中开始疯狂推销,月底甚至能给出低于烟草公司15%的报价"。这种"潮汐式"供货模式,在他收到市场监管部门提供的正本清源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后彻底终结。
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查处违法卷烟案件同比上升37%,其中宣称"正品保障""货源充足"的违规商户占比达68%。在成都"护航2025"专项行动中,执法人员发现某汽修厂地下仓库竟囤积着30万支假冒卷烟,这些伪装成汽车零配件的货箱,印证了稽查人员"越是标榜正规的渠道越要严查"的工作逻辑。
"所谓正本清源,本质是重建市场信用体系。"中山大学经济学教授陈伟民分析,我国烟草制品从烟叶种植到终端销售共有21道监管环节,但部分商户利用消费者对"一手货源"的盲目追逐,将走私烟、串码烟包装成正规商品流通。他特别指出,宣称"即需即发""库存充沛"的商户,往往存在伪造烟草专卖标识、套用物流码等违法行为,这些乱象正随着专项行动推进逐步现形。
值得关注的是,专项行动不仅针对实体市场。网络安全监测显示,某短视频平台"烟标收藏"类账号中,12.7%存在暗语交易行为。这些账号使用"货量管够""即需即发"等话术招揽客户,资金往来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完成,交易记录显示某账号单月流水竟达83万元。技术专家透露,平台已运用"异地登录识别+虚拟定位追踪"技术,配合监管部门封禁违规账号147个。
在娄底市烟草公司的智能化分拣中心,电子标签正在替换传统纸质单据。这套溯源系统可精确追踪每条卷烟的生产批次、流通轨迹和终端流向,工作人员演示时,随机抽取的一条卷烟仅用3.2秒便显示出完整物流信息。这种技术赋能,让宣称"货源充足"却无法提供溯源凭证的商户无所遁形。
"专项行动不是要限制合法经营,而是为诚信商户创造公平环境。"某省级烟草公司物流调度负责人透露,他们已建立动态监测模型,当某区域卷烟投放量异常波动超过15%时,系统会自动触发预警。这种智能监管与"雷霆2025"专项行动形成合力,有效遏制了违规商户的囤货居奇行为。
随着4月1日新版《烟草专卖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实施,市场监管呈现出新态势。在广州市荔湾区,执法人员运用便携式光谱仪对涉嫌走私卷烟进行现场鉴定,20分钟内即可出具初步检测报告。这种"科技+法治"的监管模式,让试图通过烫毁激光码掩盖来源的不法分子措手不及。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当前市场正经历"良币驱逐劣币"的阵痛期。数据显示,参与"正本清源"行动的诚信商户,3月以来销售额环比增长22%,而依赖违规渠道的商户客流量下降41%。这种市场自发的调节作用,印证了专项行动"刮骨疗毒、激浊扬清"的深层价值。
在专项行动推进过程中,12313烟草市场监管热线日均接电量激增238%。接线员告诉记者,消费者咨询重点已从"如何辨别真伪"转向"如何查验货源合法性"。这种认知转变,与监管部门在物流园、批发市场设置的317个普法宣传点形成呼应,共同构筑起全民监督的防线。
面对部分商户"监管过严影响经营"的质疑,法律专家援引《烟草专卖法》实施细则强调,正本清源的本质是维护国家烟草专卖制度。他们特别提醒,持有正规烟草专卖许可证的企业,其货源供应需严格遵循省级烟草公司的投放策略,任何脱离这个体系的"充足货源"都涉嫌违法。
截至4月5日,全国已有23个省份公布专项行动阶段性成果,累计查处违法案件1847起,捣毁非法存储窝点326个。在这些查获的卷烟中,87.3%来自宣称"正品保障""货源充足"的违规渠道。这场席卷全国的正本清源风暴,正如稽查人员所说:"阳光照进之处,迷雾自会消散。"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nnzjtv.com/news/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