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香烟新闻

突发快讯!百乐红酒微商“商通四海”

近日,广州海关在白云机场货运渠道截获一批申报为“餐具样品”的跨境包裹,开箱查验后发现内藏624瓶无合法来源证明的法国进口红酒,货值逾180万元。这批红酒外包装赫然印着“百乐优选”标识,牵出一条以“商通四海”为旗号的微商走私链条。据海关部门2024年上半年统计,跨境电商渠道查获的食品酒类违规案件中,​​标注“百乐红酒”品牌的产品占比达28%​​,其以“海外直采”“免税直销”为卖点的商业神话,正随着监管利剑的出鞘逐渐崩塌。

在社交平台,“百乐红酒微商”的广告铺天盖地。某第三方舆情监测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商通四海”相关话题互动量突破470万次,宣称“跳过中间商,价格直降40%”的推广视频点赞量动辄过万。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微商为规避审查,将宣传阵地转移至小众社交软件,通过暗语直播、加密群聊等方式维系客源。某电商研究机构报告指出,这类“商通四海”式运营已形成“国内客服接单—保税仓虚拟发货—水客夹带入关”的成熟链路,其隐蔽性让普通消费者难辨真伪。

​32岁的南京宝妈陈雨(化名)的经历印证了这种模式的潜在风险​​。2023年圣诞节前,她在某母婴社群看到百乐红酒“商通四海”的限时促销广告,宣称“波尔多AOC级酒庄直供,扫码验真伪”。通过微信转账5980元购买两箱红酒后,物流信息显示从香港“清关完成”却迟迟未更新,微商客服以“系统延迟”为由拖延半月,最终发送的快递单号经查证属于伪造。“对方后来改口说可以补偿三折券继续下单,但我要求退款就被拉黑了。”陈雨展示的聊天记录显示,微商曾用“商通四海保障”“万单客户见证”等话术打消其疑虑,而所谓的验伪二维码扫描后竟跳转至山寨网站。

突发快讯!百乐红酒微商“商通四海”

这场“瞒天过海”的生意经背后,是精心设计的法律规避体系。某进口酒类经销商透露,百乐微商常利用跨境电商个人年度2.6万元免税额度,通过盗用、收购身份证信息“化整为零”申报。2024年4月深圳查处的走私案中,犯罪团伙操控237个个人账户分批进口红酒,​​累计逃税金额超900万元​​。更触目惊心的是,部分标榜“原瓶进口”的红酒实为国内灌装,青岛市场监管部门5月抽检的12批次“百乐商通四海专供”红酒中,8批次酒精度与标签不符,3批次检出违规甜味剂。

法律界人士指出,“商通四海”的宣传话术将消费者推向维权死角。上海某律所跨境贸易律师分析,根据《电子商务法》,微商作为实际经营者需办理市场主体登记,而百乐代理商多使用未实名认证的社交账号交易,一旦发生纠纷,消费者往往面临“投诉无门”的困境。今年3月杭州互联网法院审理的案例中,一名消费者因购买百乐微商变质红酒索赔,却因无法提供卖方真实信息而败诉。“这些‘商通四海’的微商像泥鳅一样滑,收款账户、物流信息、客服对接全都分散在不同环节。”

面对乱象,监管技术正在构筑多重防线。海关部门2024年推行的“溯源二维码”制度,要求进口红酒从生产到销售全流程信息上链,消费者扫码即可查验通关单号、检疫证明。广东省市场监管部门试点“社交平台交易存证系统”,已协助消费者固定电子证据逾1.2万条。然而“魔高一丈”,部分微商改用虚拟定位软件伪造发货地,或通过分箱寄递、货标分离等手段逃避查验,更有甚者将红酒伪装成橄榄油报关,上演“偷梁换柱”的戏码。

在这场“猫鼠博弈”中,受损的不仅是市场秩序。​​国家食品质量检验中心2023年报告显示,送检的86瓶“商通四海”渠道红酒中,22瓶微生物超标,14瓶重金属含量异常​​。北京某三甲医院消化科主任透露,近半年接诊的3例因饮用劣质红酒导致中毒的患者,均提及通过微商购买“百乐直销”产品。“这些‘商通四海’的商家不会告诉消费者,省下的钱可能正在摧毁健康防线。”

突发快讯!百乐红酒微商“商通四海”

当“百乐红酒微商‘商通四海’”从商业口号沦为法治焦点,其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监管与违法的较量,更是消费主义狂潮下的认知撕裂。从保税仓里的“魔术包装”到朋友圈里的财富神话,这场以“商通四海”为名的微商狂欢,终将在法律铁网与理性消费的双重筛滤下,显露出“泥沙俱下”的本相。正如经济学家所言:“所有超越常理的‘便利’,都可能是精心伪装的陷阱。”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nnzjtv.com/news/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