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烟草专卖局通报的电子烟价格专项检查结果引发震动——全国31个省份的2.4万家持证零售商中,87.6%完成价格标签规范化改造,爱喜双爆珠等头部产品的终端售价差异率从2023年的42%压缩至5%以内。这场被称作“明码标价”的行业革命,正以每盒烟弹上的统一价签为突破口,重塑价值千亿的电子烟市场秩序。作为国标实施后首批实现全渠道价格透明的产品,爱喜双爆珠的终端定价策略,既成为检验政策执行力的试金石,也折射出新型烟草消费从野蛮生长到规范发展的深刻转型。
记者实地探访发现,这场“明码标价”变革背后是多重监管技术的叠加应用。在杭州万象城电子烟体验店,每盒爱喜双爆珠的价签均嵌入动态加密二维码,消费者扫码即可核验实时指导价。店员现场演示时,价签屏幕在检测到非授权设备靠近时自动息屏,防止人为篡改。这种“电子价签+物理防伪”的双重保障,使爱喜双爆珠在全国1.8万个销售终端实现“同城同价、异地同价”。广东烟草质检站披露的数据显示,2024年二季度针对爱喜双爆珠的突击检查中,价格合规率较去年同期提升63个百分点。
然而,“明码标价”的推进并非一帆风顺。部分地区的经销商向记者透露,走私团伙利用“阴阳价签”进行价格欺诈,在合规店铺展示99元指导价,实际通过私域社群以198元高价售卖。今年4月,江苏宿迁市场监管部门查获的违法案例显示,不法分子将爱喜双爆珠正品烟弹与走私烟弹混装销售,利用相同包装实施“一店两价”。这种价格双轨制乱象,恰好凸显“明码标价”体系建设的迫切性。
28岁的深圳程序员陈默(化名)对“明码标价”带来的改变感受深刻。2023年初,他在三家不同店铺购买爱喜双爆珠冰橙味烟弹,价格分别为118元、156元和89元,最大价差达75%。“当时以为高价店品质更好,结果检测发现三盒都是正品。”现在,他习惯在进店时先核对电子价签上的“明码标价”认证标志,“所有门店都卖99元,再也不用担心被‘杀熟’了”。在他的电子烟消费账单中,2024年月均支出较去年同期下降41%,而购买频次保持稳定。
这场“明码标价”革命正在重构产业链利益分配。爱喜科技公布的供应链数据显示,实行全国统一定价后,省级代理商的加价空间压缩至3%,倒逼其转向服务增值竞争。在湖南长沙,某省级代理商投资建设了覆盖全省的2小时达物流体系,通过提升配送效率而非价格操控获得竞争优势。中国电子烟协会的调研报告指出,严格执行“明码标价”的经销商,客户复购率比违规商家高出27%,印证了价格透明度的商业价值。
技术的深度介入让“明码标价”更具刚性约束。爱喜双爆珠最新推出的第四代防伪烟弹,采用压力感应油墨印刷价签,任何物理篡改都会留下不可逆的痕迹。在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记者目睹市场监管人员使用专用光谱仪检测价签真伪,30秒内即可识别异常调价行为。这种“科技锁价”模式,使得试图通过修改价签数字牟利的违规成本大幅提升,有效维护了“明码标价”政策的权威性。
但挑战依然存在。在西南某边境城市,记者暗访发现仍有商户以“会员积分抵扣”“买烟弹送设备”等变相手段突破定价限制。这些标价99元的爱喜双爆珠,实际通过捆绑销售隐形抬价,单盒综合成本可达135元。对此,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升级监管措施,要求所有促销活动必须提前30天备案,并在价签下方公示折合单价,确保“明码标价”不存在理解歧义。
这场关乎行业命运的“明码标价”实践,正在催生新型消费文化。第三方调研机构的数据显示,78%的消费者将“是否明码标价”作为选择电子烟品牌的首要标准,这一比例在Z世代群体中高达91%。在北京三里屯的电子烟集合店,店主特意将放大版价签投影在玻璃幕墙上,滚动播放的“明码标价承诺书”成为吸引年轻客流的独特招牌。这种消费意识的觉醒,或许比行政监管更能筑牢价格体系的根基。
当记者结束调查时,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就《电子烟价格标签技术规范》征求意见,其中爱喜双爆珠的价签设计被列为参考模板。这场始于价格标签的变革,正从电子烟行业向整个快消品领域辐射——在“明码标价”成为市场准入基本要求的当下,那张印着99元标价的小小贴纸,已然成为衡量商业文明进步的新标尺。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nnzjtv.com/news/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