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从事外贸工作的王芳(化名)向记者展示了她上月在街边烟酒店购买的“免税版”万宝路香烟。店铺悬挂的烟草专卖许可证复印件看似正规,售价却比官方指导价低30%。拆封后她发现,烟盒侧面的激光防伪标识模糊不清,扫码验证显示“该溯源码不存在”。“这些店铺的进口烟到底是正品尾货还是高仿赝品?为何专卖许可证下仍存在‘真伪难辨’的乱象?”王芳的遭遇并非孤例,某投诉平台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个月涉及进口烟真伪争议的投诉量同比激增55%。
中国烟草学会研究员王明远指出,当前市场上流通的进口烟存在三类渠道:通过一般贸易完税进口的正规商品、跨境电商行邮税清关商品以及走私货。其中前两者可通过溯源码核验真伪,但走私烟与部分高仿假烟混入市场后,使得普通店铺销售的进口烟“真伪难辨”。记者在东莞某批发市场暗访发现,标称“保税区直供”的进口烟单条售价低至200元,仅为正规渠道价格的40%。当问及货源时,店主警惕地表示“能开发票的就是真货”,却无法出示海关完税证明。
这种“真伪难辨”的乱象背后,是暴利驱使下的产业链异变。深圳海关缉私局通报显示,2025年一季度查获的走私香烟案值达2.3亿元,同比增长18%。走私分子采用“真假混装”的新手法,将高仿烟与少量正品混入同一批次货柜,即便被抽检也难以立即识破。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实体店通过租赁他人烟草专卖许可证、伪造海关关单等方式“洗白”走私烟。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张军律师强调,根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即便持有专卖许可证,销售未经验证的进口烟仍属违法,情节严重的可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面对“真伪难辨”的市场环境,烟草专卖局2025年推行的“三码合一”防伪系统正在发挥作用。记者在正规免税店看到,每条进口烟同时具备商品溯源码、海关监管码和专卖流通码,消费者通过“中国烟草溯源”公众号可实时验证。但业内人士透露,该防伪体系尚未覆盖所有销售终端,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广州市民李先生向记者反映,他在某连锁便利店购买的进口烟虽然能扫码验证,但烟支燃烧时出现异常炸灰,“这种用真包装灌装假烟芯的手段,普通消费者如何辨别?”
针对消费者维权困境,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专家建议掌握三个关键识别点:查看烟盒是否有凹凸感明显的钢印,真品钢印字符通常深浅不一;撕开烟盒侧封胶痕,真品胶水呈连续点状排列;观察烟丝色泽,正品进口烟烟丝呈均匀的金黄色且油润发亮。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4月刚实施的《卷烟产品鉴别检验规程》新增了DNA防伪技术,未来每包香烟都将植入生物特征码,这项技术或将成为破解“真伪难辨”困局的利器。
随着区块链溯源技术在全国23个试点城市铺开,进口烟流通的每个环节都将被记录在不可篡改的分布式账本中。但在这项技术全面落地前,消费者仍需提高警惕——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近日查处的中关村某烟酒店,其销售的“保税仓直邮”香烟中,竟有30%的溯源码对应信息与实物不符。这种“真伪难辨”的升级版造假手段,再次给市场敲响警钟。
(本文数据来源于海关部门2025年一季度缉私公报、国家烟草专卖局官网公开信息)
问答模块
Q:街边烟酒店悬挂烟草证是否可以完全信任?
A:根据《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经营者需将正本悬挂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若发现悬挂复印件或模糊照片,可登录国家烟草专卖局官网查询许可证真伪。
Q:如何识别高仿包装的真假烟?
A:①观察透明纸烫封,真烟呈波浪状烙铁痕迹,假烟多为刷子涂抹痕迹;②检查烟支切口,真烟切口平整,假烟常有毛边;③燃烧时真烟烟灰呈灰白色且抱团,假烟烟灰易散落。
数据图示
[可视化图表:2023-2025年进口烟消费者投诉类型占比图/区块链溯源试点城市稽查成效对比图]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nnzjtv.com/news/146.html